中国外经贸如何稳健续航
2023/6/29 17:11:52  中国贸易报    浏览119次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在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过去半年里,面对依旧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我国对外经贸合作展现强韧性,稳步前行。未来半年,我们将迎来哪些机遇、面临哪些挑战?各方应如何着力推动对外经贸合作乘风破浪稳健续航?国际商报特邀业内权威专家就此进行深入探讨。


  作带来了哪些影响?

  庞超然:今年以来,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量低于过去十几年的平均水平,周边国家外贸数据降幅较大,部分发达国家高利率、高通胀增加企业经营负担,国际制造业增长乏力,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数月低于荣枯线。尽管有部分发达国家消费和经济发展韧性超出预期,但衰退预期仍然存在,后续发展依然存有不确定性。受这些因素影响,对外贸易和投资企业面临较大的国际市场变化压力,订单下降、需求不足是企业普遍反映的问题。

  梁国勇:延续去年地缘政治紧张、通货膨胀高企、货币政策紧缩的情况,今年上半年世界经济继续承压。一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需求的减弱,反映在美国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进口需求的弱化,进而影响亚洲经济体的出口。中国外贸出口虽展现了较强的韧性,但也难免受到影响。同时,世界经济和外贸的疲弱难免给人民币汇率带来较大的波动压力,给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风险。

  吕 越:在外贸领域,虽然从前5个月外贸数据来看我国外贸规模稳中有增、外贸结构持续优化,但5月份出口却时隔两个月再次转负。在投资领域,今年1-5月我国对外投资持续增长,但新签合同额同比下降2.6%。这意味着在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下,我国贸易和投资前景依然承压。地缘政治、全球通胀高企、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尤其是全球贸易同步走弱、海外需求明显放缓已成为我国外贸和投资领域的主要矛盾。这些都给我国出口和对外投资带来严峻考验,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很多现实问题。例如,一些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包括提高关税、限制进口等,加之海外需求同步走弱,使得外贸企业的出口在一定程度上受阻。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发布了一系列产业链供应链转移的政策与措施,加强出口管制,从而导致部分关键零部件或材料进口缺失影响企业正常生产活动。

沈   倩:上半年,在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供应链挑战加剧、通胀压力持续攀升等多重冲击下,全球经济增长乏力,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去全球化”趋势抬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给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带来了巨大挑战。一是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贸易进出口受挫首当其冲,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为依托的投资趋向疲弱,给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经营带来较大负面影响。二是在贸易结构上,与欧美发达经济体的贸易仍在下降,虽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仍在有序推进,但这无法完全抵消欧美日贸易量的缩减。三是美欧日发达经济体对我国企业施加更严苛的防范与限制,或限制高新技术出口,或加强外商投资审查,诸多贸易投资保护措施的实施对我国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小的冲击。

  2.世界银行6月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对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值比年初上调0.4个百分点,为2.1%,但仍低于2022年的3.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经济展望报告,亦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的3.3%放缓到2023年的2.7%;6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共建“一带一路”迎来十周年……展望2023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投资前景如何?对中国贸易投资高质量发展而言,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

  梁国勇:今年下半年,发达经济体通胀形势有望改观,货币政策基调可望调整,这有利于世界范围内金融风险的缓解和增长动能的提升,从而拉动贸易和投资。另一方面,在乌克兰危机、地缘政治动荡、大国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跨国公司力求确保供应链安全,提高其韧性,在国际投资和生产布局方面,在绩效和安全的平衡中,后者的重要性提升。部分西方跨国公司试图降低对中国的依赖,实现供应链的多元化。在此过程中,“回岸”意味着将制造能力转移回本国或本地区,“友岸”则试图将制造能力转移到所谓“友好国家”——此类趋势难免对中国引进外资产生影响。

  吕 越:今年下半年全球经济或将有所恢复,但由于疫情延宕、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货币政策紧缩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投资前景或仍受到制约。不过,随着RCEP对15个签署国全面生效,以及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经济增长态势总体较好,这都会极大推动2023年下半年全球贸易和投资的增长。

  外部环境对中国贸易投资高质量发展而言,存在一些机遇和挑战。从机遇方面来看,RCEP的全面生效将有助于扩大中国与RCEP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规模。此外,对新兴市场的出口正逐渐成为拉动我国外贸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新兴市场增势强劲,进一步拓展我国与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将为我国贸易投资提供新的增长点,增强发展韧性。从挑战方面来看,一方面,考虑到当前美国劳动力市场强劲,短期内美国通货膨胀率下滑至3%之下的概率较低,这意味着未来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仍将在较高利率水平下运行。另一方面,国际地缘政治冲突的持续与深化可能加剧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动荡,叠加去全球化思潮和贸易投资保护持续抬头,都可能显著影响我国企业对外贸易和投资的信心。

  沈 倩:下半年,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仍然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增长前景存在不稳定、不确定性,将给中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带来严峻挑战。挑战主要源于美欧日发达经济体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例如,美国商务部宣布将部分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电解二氧化锰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日本政府正式出台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措施等。同时,中国贸易投资高质量发展也将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和RCEP全面生效实施能够加强各国之间的联系,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成员国的国际经济贸易发展,为各国经济合作提供重要推动力。

  庞超然:尽管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企业发展面临着外部形势的诸多困难,但也要看到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发展的竞争力、韧性和优势。在国内经济持续复苏的带动下,对外贸易和投资发展获得了重要的推动力,这为国内企业进口需求提供了重要牵引,部分企业经营效益得到有效改善。产业持续转型升级,为对外贸易和投资企业贡献了新优势和新动能。例如,出口“新三样”持续增长,体现了中国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和数字化产业发展动能,成为引领外贸和投资发展的新增长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国际分工发生深刻变革,新经济、新模式迅猛发展,绿色和数字化成为全球经济发展共识,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发生深刻重组,为我国对外贸易和投资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换道超车”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更多企业在巩固发展基本盘的同时,积极开拓健康、绿色、数字、创新等新领域发展机遇,持续拓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3.面对机遇和挑战,应如何进一步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走出去”行稳致远?

  梁国勇:在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中,中国外贸出口出现了重要的新增长点。今年上半年,在电动汽车出口高速增长的带动下,中国一跃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从外贸整体来看,面对机遇和挑战,中国应扬长避短,发挥经济在数字化和绿色转型等方面的优势,着力在新兴领域增强国际竞争力,开拓新市场。在数字贸易领域,应做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并重,从国内政策和国际协定两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同时,应力求改善与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贸关系,尽量避免地缘政治因素成为外贸、投资增长和企业国际化的拦路虎。企业自身也应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保护主义挑战和地缘政治风险,探索新形势下国际化的有效路径。

  吕 越:从政策方面来看,第一,加大中小微外贸企业金融服务支持力度。鼓励银行机构对资金暂时受困的中小微外贸企业给予延期付息或无还本续贷支持,将更多有需求的中小微外贸企业纳入跨境人民币结算便利化试点范围。第二,大力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完善跨境电商进出口退货流程,搭建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培育本土知名跨境电商出口品牌和跨境电商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跨境电商对外贸企业的带动作用。第三,加快建立自贸协定公共服务平台。基于该平台整合各个自贸协定实施资源,协助外贸企业加快适应自贸协定的新环境和新规则,特别是掌握对原产地规则及其关税减让的规定,及时为外贸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业务支撑。

  从企业方面来看,第一,持续提高创新研发能力。通过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装备及零部件的进口,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自身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国际核心竞争力。第二,顺应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积极利用数字化手段来挖掘自身贸易潜力,用好跨境电商进出口退换货等便利措施,大力发展跨境电商新零售,扩大产品进出口规模。第三,拓展多元化进出口渠道。充分利用RCEP、“一带一路”倡议等合作红利,借助进博会、广交会、服贸会等平台,深挖区域贸易合作,尤其注重加强与RCEP、“一带一路”沿线等国家的贸易联系。

  庞超然:通过支持展会、便利人员往来等措施积极帮助对外贸易和投资企业寻求发展机遇。顺应汽车、新能源发电、大型成套设备等领域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趋势,稳定和扩大重点产品的进出口规模,从时空两方面统筹抓好产业升级和产业转移,优化生产力布局,推动重点产业在国内外有序转移。统筹用好各类财税金融支持工具,加大对外经贸企业的支持力度,持续降低企业开展贸易投资活动的制度性成本,便利跨境金融结算服务,提供跨境贸易投资人民币结算支持工具。此外,还可以通过强化要素保障等措施,促进加工贸易、边境贸易健康发展,抢抓数字贸易、绿色贸易发展新动能。

  对于企业主体而言,要积极跟踪国际形势变化趋势,全面掌握各类动态信息,用足用好政府对外签署的各类协定,积极拓展多元化市场,挖掘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潜力。提升创新发展能力,努力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品牌国际影响力,努力打造良好的形象。与此同时,要加强国际化人才培养,适应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国际形势和全球化的竞争环境。最后,要加强风险管理,高度关注地缘政治、宏观经济、产业科技和金融汇率相关风险,有效处理与当地利益相关方关系,推动对外贸易和投资活动行稳致远。

  沈 倩:一方面要完善汇率风险管理机制。建议外汇管理部门及时响应市场主体汇率避险需求,提供汇率避险公共服务,持续完善外汇市场金融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外汇市场服务产品和服务体系,加大汇率风险管理的政策宣传并强化金融机构服务能力。企业可以从强化风险识别与分析机制、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扩大套期保值渠道三方面入手建立汇率风险的管理机制。

  另一方面,要重视合规治理体系建设。深圳率先打造并加快建设“合规示范区”,围绕政府合规、企业合规、行业合规、涉外合规四个方面先行先试,为企业提供智能化合规法律服务。此一做法值得借鉴。“走出去”企业则亟须加快适应国际竞争新规则,迈向海外合规管理的高质量发展行列,通过建立底线管理,化解国际化经营中的合规风险。为此,企业应重视法务部门的建设,建立合规部门或合理选择社会公信力强和服务水平高的第三方专业法律顾问机构,充分了解合规性要求,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并行稳致远。

  4.今年正值共建“一带一路”十周年、RCEP全面生效实施……应如何抢抓这些重大机遇,您有何建议?

  梁国勇:更好地抓住机遇,需要将制度红利转变为国家层面的良好经贸关系和企业层面的具体商机。对中国来说,RCEP是迄今为止最大和最重要的自贸协定,整合并提升了以前的一些双边协议。更重要的是,中国通过RCEP与日本和韩国等地区主要经济体建立了自贸关系。因此,如何充分利用RCEP和中日韩投资协定等制度层面的机遇,加深三国经贸关系发展,需要淡化意识形态之“异”,强化经济利益之“同”。

  沈 倩:RCEP带来的机遇主要体现在:第一,RCEP能够带来货物贸易和产业发展的机遇,例如RCEP对大多数的汽车零部件作出了零关税承诺,将极大帮助汽车生产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整合东亚地区汽车产业链,促进汽车产业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二,RCEP能够带来服务贸易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在跨境电商领域,RCEP中达成的高水平贸易便利化规则将显著提升跨境贸易在海关和物流的效率。第三,RCEP的原产地累计规则能够带来区域性的贸易扩张并提升供应链的完整性与安全性。第四,RCEP能够促进将自贸区战略融入区域和地方发展战略。

  企业抢抓机遇的建议:抓住RCEP给货物贸易和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构建制造业的完整产业链并完善配套设施,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抓住RCEP带来的服务贸易发展机遇,关注服务贸易的需求点,用好原产地累积规则,刺激区域内中间品的交换,刺激需求增长和行业发展;提升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研发,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与品牌影响力。

  政策助企抓RCEP机遇的建议: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指导力度,完善营商环境;帮助企业研判并找准RCEP带来的市场机遇,开拓市场并发展先进的生产技术,获得国际竞争优势;因地制宜地高质量实施RCEP,做好协定宣传解读和企业服务工作,举办有关讲座,帮助企业深入研究和熟悉协定的规则内容,并加速构建RCEP成员国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

  吕 越:未来应在以下几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一是在数字化领域。一方面,积极参与构建“数字丝绸之路”制度框架与数字治理体系。加快与国际数字技术规则的融合与对接,减少数字贸易壁垒,构建规范、高效、有序、公平、开放和安全的贸易合作环境。另一方面,深化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与合作。立足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RCEP成员国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加强数字基建的区域合作。同时,大力发展“丝路电商”、区域电商,搭建高效便捷的跨境电子商务新通道,培育合作新模式。二是在绿色发展领域。第一,深化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以及RCEP成员国的政策沟通。坚持高环境标准的引导,积极参与国际绿色标准制定,加快与国际绿色投资、绿色贸易新规则融合对接,与各国一起推动建立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第二,完善“一带一路”、RCEP绿色发展合作平台支撑保障。进一步完善“一带一路”、RCEP绿色低碳发展交流与合作平台,建立绿色产业创新培育平台,促进与各国在绿色基础设施、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各产业领域的合作发展。

  庞超然:更好抢抓发展机遇,首先要稳固既有发展的基本盘。可以推动提升贸易、投资、金融和基础设施的合作能级,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继续扩大三方或多方市场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其次要强化政策支持。推动当地政府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例如税收优惠、土地租赁、融资支持等,以吸引更多的企业参与到“一带一路”和RCEP合作中来。三是加强国际合作。建议促进双边交流,加强与当地政府、企业和社区的合作,通过开展技术合作、人才交流等活动,提高企业对外贸易和投资活动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四是重视环保和社会责任。企业主体要遵守当地社会法规,注重企业和社区之间的和谐发展。五是加强人才培养。建立人才交流平台,吸引和培养本地和外地优秀人才,为对外贸易和投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外经贸单证专业培训考试中心 ©2005 版权所有  沪ICP备16034717号-1    
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555号A座905室(200092) 电话:021-55092022 传真:021-55092022(电话无人接听时请发邮件)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788号 Email:2435973370@qq.com  2435973370@qq.com 咨询时间(8:30-17:00)
上海森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