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动”中的中德合作主旋律
2020/5/6 11:09:06      浏览451次

  德国媒体最新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72%的受访者对默克尔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表现感到满意。超过60%的受访者对总理本人的工作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内阁成员中,卫生部长斯潘的满意度为60%,财政部长朔尔茨的满意度为63%。

  默克尔应对疫情的出色表现重新赢得了选民青睐。64%的受访者认为,如果现在选举,默克尔应可继任总理。对此,德国总理府部长布劳恩表示,现在总理没有时间来谈论连任的问题。《明镜》周刊称,这说明默克尔没有拒绝连任。如果她再次连任,将成为德国政坛唯一一位五连任总理。

  经济受到疫情严重冲击的德国急需与中国进行合作。尽管此前曾出现德国电信巨头T-Mobile出于“安全”考虑终止与中国华为合作的事件,但中德合作的主旋律仍在继续。默克尔如能连任总理,也将为中德合作的未来增添更多的稳定因素。

  “德国仍处于疫情初期”

  据德国疾控机构罗伯特·科赫研究所4月28日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数据,截至4月28日零时,德国新增确诊病例1144例,累计确诊156337例。该研究所的报告显示,德国新冠肺炎疫情基本传染数回升至1.0,即每个确诊患者平均传染一个人。

  据CNN报道,默克尔4月23日在联邦议院发表讲话,针对部分联邦州过快放松防疫措施表达了忧虑。她警告说,德国仍处于疫情初期,在一段时间内,形势仍将非常困难。现在还没法回到疫情前的日常生活,民众需要在疫情大流行期间保持谨慎与聪明。默克尔誓言要进一步加强新冠病毒检测:“测试、测试、测试才是我们前进的方向。”

  德国政府日前决定将社交限制措施至少延长至5月3日,但允许面积不超过800平方米的商店在满足清洁卫生、人员限流等前提下,从4月20日起陆续开放营业。但国内16个州“解封”时间和程度将略有差别。

  不仅对国内抗疫倾尽心力,默克尔对国际抗疫合作也表达了支持。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4月24日在视频会议上宣布,正式启动“里程碑式”的国际合作倡议,以加速新冠肺炎相关疫苗、诊断工具和治疗工具的研发、生产和公平分配。默克尔同日称,德国全力支持世界卫生组织与其全球合作伙伴当天宣布启动的国际合作倡议,并将为此作出重要贡献。她在视频会议上发表讲话说,新冠肺炎疫情是数十年来出现的最大挑战,她对世界卫生组织在抗击疫情中发挥的积极作用表示感谢。她说,只有国际携手,形成有力联盟,才能战胜病毒。默克尔还号召国际社会共同努力,填补世界卫生组织倡议面临的约80亿欧元资金缺口。

  中德合作动力将不断释放

  市场研究机构埃信华迈公司近日公布的月度调查显示,受疫情影响,德国4月份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前月的35.0降至历史低点17.1。数据显示,德国4月份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前月的31.7降至历史低点15.9;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从前月的45.4降至34.4,为11年来的新低。

  埃信华迈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菲尔·史密斯表示,4月份的PMI数值显示了疫情对德国经济的全面影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商业活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下降。相比金融危机时期的低点36.3,4月份17.1的数值令人震惊。

  德媒《亮点》杂志刊文评论称,西方应对疫情的表现并不像此前自以为的那么好,而中国正借此机会在全球范围内扩大影响力。

  疫情发生以来,中德两国围绕抗击疫情开展了一系列密切的交流与合作。默克尔总理先后同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通电话,表达了对中国抗击疫情的坚定支持,表示愿意同中方加强疫情方面的合作。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德两国围绕抗击疫情开展了一系列密切的交流与合作,两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友谊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深化。

  吴恳坦言,疫情全球蔓延对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的确带来了一定影响,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从中长期来看,两国的生产和消费在疫情得到控制之后,相信将会有一轮强力的补偿性反弹。”

  吴恳指出,中国目前正在全面推进复工复产,德国也在不久前推出了史无前例的总规模达7500亿欧元的一揽子经济措施。“在疫情过后,相信中德企业之间的合作会进一步紧密。疫情之中催生的云会议、在线办公等将是中德未来合作的新方式,医疗卫生、数字经济领域也会有很大的发展机遇,所以我相信中德经贸合作的动力和潜力在疫情结束后会不断地得到释放。”



来源:国际商报
   
 
 
外经贸单证专业培训考试中心 ©2005 版权所有  沪ICP备16034717号-1    
上海市杨浦区控江路1555号A座905室(200092) 电话:021-55092022 传真:021-55092022(电话无人接听时请发邮件)
沪公网安备 31011002000788号 Email:2435973370@qq.com  2435973370@qq.com 咨询时间(8:30-17:00)
上海森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版权所有